2021-09-06 13:10:49首页
回顾:
上回说到州吁于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两次集结军队讨伐郑国,第一次五日而还,当年的秋天又一次率师来到了郑国。这一次结果如何呢?
鲁国入伙
话说出师之前宋殇公遣使来到鲁国,找到鲁隐公想要借兵一同伐郑。鲁隐公真的是个不愿惹事的人,(当然这对人民来说显然是个好事)当年郑国找邾国借兵他不同意,这回宋国找他借兵他也给拒绝了。但是鲁国有个权臣公子羽父,也就是上回最后提到的公子翚,字羽父,他跟隐公性格可以说是基本相反,唯恐天下不乱,喜欢打仗。于是他请求隐公要率师前往会盟,和宋卫陈蔡一同伐郑,鲁隐公刚开始依然是拒绝的。但是公子翚死皮赖脸地一直在隐公面前请求个没完没了,最后隐公没办法也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公子翚怀着喜悦的心情率领鲁国军队和四国联军合兵一处,杀奔郑国。史书上没有记载战争过程,只有个简单的结局: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郑国败了,而且损失了当年的禾。不过比起国破家亡来说,郑国损失其实并不大。正因如此,我们的州吁则离下地狱也不远了。
君臣话州吁
鲁国君臣的一席对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州吁不能长久的原因,而这段话被史官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并被收录于《左传》中。大概意思如下:
鲁隐公问众仲州吁能否成功,众仲说他只听说过以德服人,没听说过用祸乱服人的。用祸乱服人就像剪不断的丝一样越理越乱。州吁这小子用武力安抚人民会越来越众叛亲离,不能成事。州吁弑其君而虐其民,没有良好的德行,光想着趁乱成事是不可能的,他必定免不了灾祸。
小说《东周列国志》中,为了刻画郑庄公老谋深算的人物形象,把鲁隐公问众仲的话给颠倒了过来,变成郑国臣子们询问郑庄公。这个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鲁国作为旁观者,发表这样一通言论并没有什么。而郑国面临五国联军大兵压境,庄公能有这一番精彩论述,就显得郑庄公简直神算了,于人物刻画大有意义。但小说终究是小说,我们不能把它当做正史来看。
州吁之死
事实证明众仲的话是对的。而州吁似乎也意识到以如此武力征服无法服众,所以让石厚问问他老爹石碏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毕竟石碏是卫国元老,他说的总会有用。石碏还真出了个好主意:你们去朝觐周天子去吧,好好拍拍天子马屁,只要他承认州吁了,那谁还敢跟州吁过不去?石厚一想不错,只是无奈没有正当的理由去朝觐周王啊。石碏好人做到底,说陈国跟咱关系不错,陈侯正受王宠,你找他当个中间人帮州吁联络联络不就行了吗。石厚一听有道理,于是和州吁一商量就来到了陈国。而暗中老忠臣石碏也派人快马加鞭地在州吁石厚二人之前赶到了陈国并见到陈桓公。使者传递石碏的意愿:我们卫国出了以臣弑君这种事很是惭愧,无奈我老了不能有所作为了。逆臣州吁和我的不肖子石厚是弑君的主谋,他们不日就要到陈国了,请您帮我,也帮卫国除掉他们!
后来这俩人到陈国之后就被抓起来,陈国有礼不敢擅自处理,于是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商量如何处置此二人。九月卫人派右宰丑在濮地杀了州吁,石厚则由石碏派遣的家臣乳羊肩杀掉了。石碏不得已杀了自己的儿子,也正是成语大义灭亲的由来。至此卫国弑君之乱告一段落,之后卫人立公子晋为君,是为卫宣公。计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到他被处死不过也就几个月时间,为这须臾富贵,他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大了。
州吁的结局告诉后来者,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弑君者乱臣贼子也,世所难容!不过很多人为了贪图一时的权力富贵,终究没能看透这个道理,于是他们成了史书上的千古罪人,遗臭万年,州吁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