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05:47:39首页
学生戴头环防走神?不是什么黑科技都能往教室里塞 下面拍拍部落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这个硬件是一种脑机接口头环,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并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
口嫌体正,是一个网络语言,意思大概是“嘴上表现得很嫌弃的样子,身体的反应却很诚实。”用来形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不,嘴上还在讨论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而在有的学校,就已经拿出黑科技来提高学生注意力了。书包里的负担没见少,头上却还多了一个紧箍咒。
金华一所学校,采用了专门检测脑电波的头环,上课的时候戴在小学生的头上,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APP同步监测学生上课的时候是否集中了注意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老师还把注意力监测的结果做成排名,像学习成绩一样发到每个家长手里。注意力不那么集中的家长,压力可想而知。这就是典型的“口嫌体正”:嘴上说着减负,却不惜一切努力,要提高所谓的“学习效率”。
所谓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学习当然是要讲究效率的,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是教育本身,却不仅仅与效率有关。单纯追求效率,是对教育规律本身的违背。
教育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因材施教。教化教化,老师“教”是一方面,学生还应该把老师教的,“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和外在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谓的教学效率,仅仅是解决了“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化”的问题。
每个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教育的前提,春风化雨式的教育,需要绵绵密密的水磨功夫。讲究效率,前提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同样的标准。这等于取消了教育的前提。大前提都消失了,小前提和结论还能成立吗?
这批头环,准确的称呼应该是“脑机接口头环”。听上去挺高大上的样子,但应用的原理不难理解。注意力集不集中,脑电波的形态是不一样的。“脑机接口头环”就是用戴在头上的头环,学生称之为“紧箍咒”,用这个头环来扫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脑电波的形态,从而判断出学生是否认真,是否专心。
然而,一款和大脑相连的设备,有诸多的因素需要考虑,首先是功能的安全性,电波经过大脑,到底安不安全?这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扫描脑电波正常情况下是在给病人检查身体的时候才使用。而在扫描的时候,每个人的耐受度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耐受度高一些,有的人耐受度低一些。耐受度低的,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感觉。医院里普通的脑电波检查,也有个别案例指出,受检查的患者会产生轻微的不适感。
这款设备即使是安全,那么长时间佩戴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有没有实验数据证明他是安全的?
正常的脑机接口设备,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极,而这款头环,只有几个点与头脑相连。也就是说,别的设备是把电流分散到许多的电极里,做到了电流的分散。这款头环却仅仅有三处与头脑连接,是否相当于每个连击点承受的电流是别人的多倍?而电流经过大脑,多少的量是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又有多少是在普遍的耐受度之内?人们不得而知。
数据安全更是重要。个人脑电波的情况,属于完全的隐私。但在使用头环的班级里,却成为公开排名的依据,让学生产生了压力。小学生的可塑性原本就很强,皮一点很正常,要被拉出来示众,考虑过学生和家长的感受吗?
这种记录个人隐私的服务,又是如何保存的?数据安全吗?是否存在更重要的问题:这些数据,有没有被用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如果有,那么岂不是说这些学生间接成了实验对象?
这款设备号称已在全球1.5万名学生中推广,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但实际上,像这种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大脑的设备,没有大规模的实验是不能推向市场的。
1.5万名学生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撑其推向市场。直接作用于大脑的设备,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差池,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痛苦。
教育是刚需,已经成为投资的风口,人类聪明的大脑,设计出不计其数的教育黑科技产品,其中相当大一批,都以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为目标。
但是在这个领域,却没有什么法律法规可以遵循,似乎是想进就进。而学校和家长方面,又对此缺少鉴别的能力。到底有什么风险,有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沦为实验的对象也不可知。
我们不懂,也不敢怀疑头环的科学性、准确性。然而在未知面前,教育经不起任何失败。有效是一回事,能不能进校园进课堂又是另一回事。因此,我们不妨以更为严格的目光来打量这些黑科技产品。对于教育来说,效率不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教化人才是最重要的。切莫为了效率,丢掉了教育的初心。
科学的发展是为了给人类谋福利,人类本身始终都应该是科学的主人,而不是相反。要有相应的规范,不是什么黑科技都能往教室里塞。在确保安全、科学、有效的前提的同时,各种教学监测设备,尤其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设备进课堂,应当慎之又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