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 19:45:08首页
《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得是巴国(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楚国,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象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的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而不是湖北的襄樊。
2009年7月14日,襄阳市考古队员为配合内环线建设进行考古时发现了两片春秋早期的卜骨。这两片卜骨出土在邓城遗址以南约600米处的王家巷遗址。据介绍,这是在邓城遗址附近首次发现卜骨,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据襄阳内环线工程考古项目执行负责人王先福介绍,在王家巷遗址出土的卜骨是用牛的肩胛骨制成,该卜骨上的孔上下左右排列整齐。商周时期,人们在决定某件较为重大的事情时,将制好的卜骨放在火上灼烧,根据灼烧后孔产生的裂纹走向判断吉凶,然后将整个占卜过程及其结果刻在卜骨上。此次出土的卜骨上没有文字并且没有灼烧过的痕迹,证明这两块卜骨没有被当时的人使用过。“发现卜骨的遗址在邓城城址以南约600米处,这里很可能为古邓城的作坊区。”王先福介绍,卜骨一般出土于较为重要的遗址,如都城殷墟、燕下都等地。该卜骨的发现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