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17:05:47首页
让·杜布菲(JeanDubuffet),法国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二战后巴黎派主要画家之一。其创作以摆脱观察习惯和文化条件,破除正统的表现规则和油画技艺为特征,并广泛使用各种手段(材料)创造多种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形成自己的风格,称为原生艺术(粗、生、涩艺术)、涂抹派或塔希主义。后来转向雕刻创作。1962年达到艺术顶峰—“乌尔卢普”风格。其作品使人联想到儿童涂鸦的自发乐趣,也有史前洞窟壁画的野性意味和西方城市街道涂抹画的随意性。《四棵树》(1969)和《装饰品小园地》(1976)成为法国艺术品中不朽之作。
早年经营
1901年出生于法国勒阿弗尔市(LeHavre),一个有钱的酒商家庭。因为家境殷实富裕,加上他从小聪慧过人,顺利地念完了小学至初中的全部课程。他白天念哈佛尔当地高中,晚上在艺术学校上课。
1918年其父为了开辟新的生意场,率领全家搬到巴黎安身。于是杜布菲在法国朱利安学院(Académie Julian)学习绘画,但性格叛逆的他,只念了一年就拒绝接受传统美术训练,私下继续画画,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音乐、语言学习、实验性的戏剧和木偶艺术上。20岁出头的他就开始与巴黎当地的艺术家交往,因为朋友的引介,曾经与超现实主义的圈子走得很近。
1925年,迪比费回到家乡协助家人经营葡萄酒生意。
1930年,他创立了自己的葡萄酒事业。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他经商的这段时间,曾断断续续有过几次提笔创作,但最后总是面临放弃的命运,原因是他始终找不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面对本世纪以来出现的众多创新的艺术形式,他一点也不想再去制造一些别人已经弄过的东西,他是那么地厌恶陈腔滥调。
1937年,迪比费再一次绝望地搁下画笔,甚至打算从此放弃艺术之路。
职业画家
1942年,迪比费又重拾了画笔,成为了职业画家。他意外地在儿童画那里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图像可以是具象,但又能冲破写实的常规,他感觉这种具象似乎负载着某种难以言宣的力量与新的东西。他马上就着手朝这条半具象的路迈进,他做了很多图像的实验,可是很快地他就察觉到儿童画的限制与重复,他觉得他必须寻找其他的路。
1944年,迪比费在巴黎旺多姆广场(place Vendome)的吐安画廊(Galerie Drouin)举办了生平的第一次个展。
1945年7月5日-22日,瑞士参观访问期间,接触到许多精神病人创作的艺术品,深为震动。回到法国后,提出“原生艺术”(Art Brut)一词,并在连续出版物《原生艺术笔记》(Cahiers de l`Art Brut)中经行介绍推广。
1947年11月,“原生艺术之家”(Le foyer de l`Art Brut)创立,在巴黎吐安画廊(Galerie Drouin)的地下室。他把这两年来花了许多心血四处收集到的相关文件、照片与相关的资料都陈列在那里。第一档开幕展展出了瑞士收藏家约瑟夫·奥斯卡·穆勒(Joseph-Oscar Muller)所收藏的“大胡子”(Barbus Mtiller)人物雕塑。
1947年起,为追索新的创作灵感,迪比费前往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好几次,他一边学习阿拉伯文、一边绘画,在那里生活了好几个月,希望能融进当地人的沙漠生活。
原生艺术协会
1948年10月,迪比费邀集了几个朋友创立了“原生艺术协会”(Compagnie de l` Art Brut)。
1949年10月到11月,在巴黎吐安画廊举行一次原生艺术展,共有六十三位作者的二百件作品参展。迪比费趁机在展览目录里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爱原生艺术更甚于文化艺术》(L`Art Brut prefere aux Arts Culturels),文章里表达了激烈的捍卫原生艺术的立场,并为原生艺术作了一些定义上的阐述,引起了媒体上的讨论。
1949年底,展开了原生艺术的探索之旅,他到法国、瑞士、比利时、德国等地的精神病院寻找新的作者与作品。
1950年,当他前往德国海德堡的时候,亲眼见到他二十几年前在书上读到的“普林茨霍恩收藏”,大受震撼。这一段期间,迪比费对原生艺术的观念随着他越来越丰富的发现似乎有变得更加激烈的趋向,他甚至以此形成了一套善恶分明的理论,将艺术二分为“真艺术”与“假艺术”。
1951年10月,原生艺术协会解散。
1951年10月23日,迪比费带着妻子莉莉(Lili),还有打包装箱的原生艺术作品一起搭着轮船穿过大西洋,经过六天海浪的摆荡,到达他素昧平生的纽约。
1951年12月—1952年1月,在芝加哥艺术俱乐部(Chicago Arts Club)举办回顾展。
1952年2月—3月,在纽约的皮埃尔·马蒂斯(Pierre Mattisse)画廊举办展览。
1952年4月,离开纽约返回巴黎。
1955年初,为了让他的妻子莉莉好好养病,他们搬到法国东南部一个叫做凡斯(Vence)的小城。
1959年夏,迪比费举办了一次展览,一共有十五位作者的四十件作品参加展出。
1962年9月24日,迪比费在巴黎再度组织了原生艺术协会,参照十几年前协会的组织条例与宗旨,迪比费这一次决心把这个地方定位为一个原生艺术的研究中心。
1967年,迪比费借巴黎的装饰艺术馆(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举办了一次原生艺术大展。这次迪比费选了七十五位作者,总共七百件作品,组成了这次浩浩荡荡的原生艺术大展,比1947年在吐安画廊的展览规模要大三倍以上,
1970年,为寻求原生艺术收藏的保存安全与持续开放给大众观赏,迪比费宣布愿意将这批作品捐出来成立一个美术馆。
1976年2月26日,瑞士洛桑市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La Collectiondel`Art Brut a Lausanne)正式对大众打开大门,安置有迪比费的收藏。
1985年卒于巴黎。
艺术创作编辑
杜布菲最有特色的技法,约形成于1945年,他运用这种技法达15年之久。他用沙子、泥土、固定剂和其他一些要素,构成一个厚厚的里面参杂着颜料的底子,然后在这个底子里搞创作。整个画面是乱涂的,斑斑驳驳的,他用各种办法使它带上一种可以触知、强有力的事实。这种作为自然物体的绘画真实,在获得他所寻求的神秘、原始效果方面,是最为重要的。从底子里或模糊状物中浮现出来的是畸形人物,在他们身上把疯狂的特点和史前艺术的丰富形象的力量结合起来,如《毛皮的帽子》。纵观其整个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主要色彩是调子相近的棕色、暗淡的赭色和黑色,一般近于单色画。
60年代初,迪比费首创一种装饰画系列,并故意将其命名为毫无意义的‖L'Hourloupe‖。而这种新风格成功地延续至今天的绘画、雕塑与环境雕塑中,显示了一种对设计的仪式性紧张感以及对精神病艺术的疏远感。这类用不安的心灵创造出的奇异幻想的世界,以其视觉上、心理上的戏剧性吸引着迪比费,被其用作创作资源。
杜布菲独立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者之外,他抢在他们许多人之前,主要采用一种直觉手法画画。在浓厚的底子上画画时,他运用了可能发生的每一件偶发事件。他用修饰性的技法和材料,以破碎的轮廓,表面脏而带血般的色彩,使人物变得失去控制、疯狂。如在《吉普赛人》一画中所表现出来的。
杜布菲有个习惯,总喜欢在一段时间里画一个单一的主题或几个相关的主题。1957年以后,被称为是他的“非形象”时期,几乎完全是画抽象画。但奇怪的是,在同时期,也仍有很具象的画产生,直到1961年、1962年他的新系列“巴黎马戏团”诞生。由此进入了他的另一个新的开始,他以接近半自动性书写的方式,画他所看到的任何东西,带有浓厚的素描性效果。杜布菲曾在纽约住过,他的工作室就设在下城靠东面的包里区,他在美国并没有停留太长的时间,因为美国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有天真、原始性、或怪异的风味。
杜布菲的作品中也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辩证:艺术—反艺术、形象—无形象、彩色—单色、立体—平面等等。他的创作过程往往忽视观众的存在,不理会艺术史的发展,认为创作不应在乎别人的眼光,却又希望艺术是让一般大众所共享的。他一再批评艺术,排斥官方机构,却最后在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展出;轻视荣耀,却接受1984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荣誉表彰;不屑将艺术商业化的生意人,自己却经营自己的作品。总之,杜布菲是个充满矛盾性的伟大艺术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