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私服发布网_新开传奇网站_最新最全单职业传奇私服平台_www.sf999.Com

      揭秘:明朝邹守益与复初书院之间有什么渊源?

      2018-06-04 10:37:08首页

          书院名称之由来,《唐书》云:玄宗置酒集贤殿,乃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书院之名自此始。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庐山白鹿洞书院,学徒常数千百人,声名久远。宋淳祐五年(1245),徽州守韩补请于朝庭,宋理宗赐名紫阳书院,此为安徽书院之首。广德于明、清两代行政上为直隶州建置,广德有无书院?

          《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卷三?书院》:“明嘉靖甲申(1524) 阳明弟子邹东廓谪广德州判,撤淫祠,建复初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

          这段文字明确揭示:一、邹东廓在广德州创建复初书院,二、邹东廓在复初书院延同门王心斋暨诸贤讲学。

          邹守益(1491—1562),明学者,字谦之,号东廓,安福(今属江西)人。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先宗程朱,后师事王守仁,并笃守王学传统。强调“慎独”(独居谨慎,不存邪念),“戒惧”(小心、警惕)为“致良知”的主要修养方法。著作有《东廓集》。(据《辞海》)

        image.png

          《明史?邹守益传》:“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人。……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于赣州。……守益疏谏忤旨……帝大怒,下诏狱拷掠。谪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柟、湛若水、钱德洪、王畿、薛侃辈论学。考满入都,即引疾归。久之,以荐起南京吏部郎中,召为司经局洗马。……明年,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出掌南京翰林院。……寻改南京祭酒。……里居,日事讲学,四方从游者,踵至。学者称东廓先生。居家二十余年,卒。隆庆初,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广德州志?卷七?秩官志?判官》:“邹守益,有传。”但该志系台湾1985年3月一版,因系从日本国会购买,残缺处颇多,《邹守益传》文字缺失。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广德州志?卷四?秩官志?判官》:“邹守益,江西安福人,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初遇事抗疏,谪判广德,创书院,置学田,率诸生以讲良知之学,从者颇众。然父老相传,犹有遗议,岂文章政事不相掩与。”万历四十年《广德州志?卷四?秩官志?六贤》:“邹守益,谥文庄。安福人,金玉之质,圣修之极,颜鲁之流,周程之匹。昔判广德,创此书院复初,贞训四方,惟宪过化存神,百世惟践。”

          清乾隆五十七年《广德州志?卷二十七?职官志?宦绩》:“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人。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于赣州。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帝欲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忤旨被责,逾月复上疏,帝大怒,下诏狱拷掠,谪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通志》云:置学田,讲良知之学,士类翕然宗之。)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柟、湛若水、钱德洪、王畿辈论学。后累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出掌南京翰林院,改南京祭酒。九庙灾,陈言撄帝怒,落职里居,日事讲学,四方从游者,踵至。学者称东廓先生。居家二十余年,卒。隆庆初,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明史?本传》)”清?光绪七年《广德州志?卷三十一?职官志?宦绩》记载同。

          上述几段文字,应已大致廓清了邹守益的简历。邹守益系明嘉靖年间敢忤皇帝旨、刚正不阿的学者,日事讲良知之学,颇受四方从游者追捧。在广德任判官期间,创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置学田,讲良知之学,士类翕然宗之”,虽亦“犹有遗议”, 然“圣修之极,颜鲁之流,周程之匹”,溢美称颂之辞,不惟不高,足见其邹守益在广德历史上、文化上的功绩,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绝非常人所能替代。

        image.png

          再说广德的书院。明嘉靖五年,广德州判官邹守益迁玄妙观于东郊,以其址建复初书院,则为广德州建书院之始。历史上,广德州建有复初书院外,明代还建过仕学书院,何时办,存续时间记载不详,影响也不大。到了清代,在多部《州志》中,除复初书院外,还记载有爱莲书院、茅如书院、正谊书院、斗南书院和翼兴书亭,广德办书院之风可见一斑。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广德州志》载:“复初书院,在文庙后。旧为玄妙观,嘉靖五年(1526),判官邹守益徙观於东郊,即其址为尊经阁,阁下为明善堂,后为范文正公祠,左为王静学怀忠词,右为集英馆,又后为莲花池,池上为静观亭,阁前为露台,甬陛左右翼,以号房十一楹,东号后有田二,西号后有池二,而会之以门,门东为名宦词,西为乡贤祠,而东西各为小门,中皆遍植松、柏、槐、桧、桃、李、梅、竹、桂、梧桐、银杏树。仍置田三百一十三亩,为修理书院及生徒灯油之资。集英馆在尊经阁后,今门生塑邹东廓生像於内。”明万历四十年(1612)《广德州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广德州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广德州志》、道光二十七年(1847)《增补广德州志》、光绪七年(1881)《广德州志》均作了同样记载,但文字略简,学田数有所变动。

          《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写及复初书院时,称:“广德王维谟能整躬率物,无愧人师。《江南通志》云:王心斋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动邻郡徽宁池太间,讲学风, 其时冠盖江左。盖实录也。今按水西会条,曰立真志,曰用实功,曰销旧习,曰求益友。”

          万历四十年《广德州志》载:“嘉靖二十年(1541) 督学冯公天驭檄判官王杏核之,主水西会,尝聚讲其中。”

          复初书院举办过水西会,盛况空前,清乾隆五十七年《广德州志》则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嘉靖二十年(1541),判官王杏主水西会,尝聚讲其中。[案]水西会,系宁国(指宁国府,今宣城域)讲学会名。王畿《龙溪集》中称:嘉靖己酉(二十八年,1549) 赴水西之会,浃旬相告。归,复量诸友地里远近,月订小会,图有终也。据此,知水西会中人散处他邑者,各就近处。月为小会。时王杏以御史谪任,尝奉督学冯天驭檄,核复初书院田。其所谓主水西会,想为水西月会之主也。又王畿《桐川会约》称:‘邹东廓判广德,建复初书院,为讲学之所。畿尝三过桐川,与诸友相会。至万历初,畿赴水西会过桐,吴同春为州守,挽留之,檄远近诸友凡百余人,大会于复初书院,是阁中聚讲之盛。’自嘉靖至万历,数十年中,其会殆难,更仆数矣。[杨志] (注:指康熙六年杨苞主修《广德州志》,书早佚) 所载,特记宁国之会,亦尝举于是阁耳。”沈寿民在《桐溪会引》中亦盛称其事。

        image.png

          好景不常,明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吏部尚书许赞请毁书院。万历七年(1579),明政府下令概行禁革。明万历十年(1582),广德复初书院就遭重大变故。据万历四十年《广德州志》载:“万历十年,有诏禁立书院、阁,以书院混议,即毁。田俱鬻于民间。”

          禁归禁,能修则修,同一部万历《广德州志》,则记:“十一年(1583) ,知州方沆重修,未竣事,以迁秩行。十二年(1584) ,知州陆长庚增葺阁之陋者。二十年(1592) ,知州段猷显重葺而坚好焉。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州邵圭丈量行文到学,学正李日滋清查学院项下,田三百五十亩七分七厘,原租二万五千八百九十六斤,每百斤定价二钱五分,解州贮库。万历四十年(1612) ,知州李得中重建长庚捐俸口赀,累赎学田三百三十六亩六分五厘,租谷二万四千二百二十三斤,内属督学者田十九亩,租谷三千二百一十七斤,资诸生纸笔、灯油、婚丧及存修阁者,二百八十七亩六分五厘,租谷二万九百六斤。申于督学报可岁终。会其出入于州而存者间考焉。(原文缺3字)有赖矣。地旧二亩九分,今一十九亩八分五厘,租谷三百九十六斤。山旧八百四十亩四分九厘,今八百八十九亩,租银二两五分。茶口(原文缺1字)百二十斤,今六十斤。山田六分,山地二亩一角二十步,豆八斗,今四斗。长山岗旧四十亩,无租。”

          从万历十年至四十年,三十多年间,复初书院经历了禁、修之变,似存若散,尚可称道处,在“资诸生纸笔、灯油、婚丧及存修阁”。为何能如此,在于复初书院有数量可观的书院田、书院山。万历四十年以后,明渐衰亡,战乱接踵而至。至清顺治间,史料缺,复初书院不知存废。

          清康熙二十二年《广德州志》对复初书院有较详记载,内容与明志相差无几

          乾隆五十七年《广德州志》则对清初至乾隆后期一百多年的复初书院兴衰作了概述:

          “复初书院在文庙西,本前明学正署基也,地名西衙基。康熙四年(1665) 移署於文庙东。六年,以旧署楼房为四先生祠。三十年(1691)后以余地建祠祀知州毛浑。雍正间四先生祠圮,别建於尊经阁左。[李志](注:指乾隆四年李国相纂修本《广德州志》,现藏故宫博物院)康熙五十八年(1719) 知州周在建、学正吴宁谧重建。[案] 今阁在文庙正北,较嘉靖间文庙西北旧址,则又稍东矣。阁凡五间,甚宏厂,阁前缭以围墙,中为门,即康熙间所建者。其西北基地,旧被陈姓占去三分余。

          雍正五年(1727) 改为节孝祠,移木主於斗南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 诏各省会建立书院,并发帑金千两助士子膏火,此清代勅建书院之始。

          乾隆四年(1739) 李德洋同族众复建复初书院于斗南书院侧,房屋六间。[案] 今屋与主俱无存。乾隆二十年(1755)间,毛公祠圮,移主于学,此地遂为蔬圃。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州恒豫劝捐复初书院田二十一亩。四十年(1775)知州赵滂劝捐田五十七亩九分。四十二年(1777)知州石应璋劝捐田五十九亩六分。四十七年(1782) ,知州石应璋从舆议,以正谊书院近市湫隘,因於此创建书院,仍榜其门曰复初。仪门内讲堂五楹,颜曰明善堂,即东廓先生所题尊经阁下之旧名也。其东为文昌宫,三楹,中奉文昌,左祀邹东廓(自普济庵移奉)。明善堂后为山长退息之所,前有池。四十九年(1784)东察院基,盖造市房成新街,计楼房二十二间平房五十间,每年共收租钱三百余千。又东城外迎春坊,续置平房两进共六间,每年收租钱十二千。五十年(1785)知州穆通阿劝捐田十二亩一分。以上共田一百六十亩零六分,共收租谷一百二十一石。(内拾九亩伍分,乾隆五十(1785)、五十一(1786)等年,暂抵与俞、丁等姓未归。其历年捐助典田共十四亩零,每年租谷十石余,系活产听赎,日后收价存公,不在此数。又知州赵滂劝慕朱湾埠地二号计二亩一分,租钱二十一千文。又知州石应璋清理东西两察院废址,归入书院,定取东察院地租钱十二千文,西察院地租钱四千六百四十文。五十六年(1791)知州胡文铨准将西察院基造典铺,每年收租钱二十千。递年除纳粮银外,充延请山长及诸生膏火与修葺书院之用。 [案] 旧置学田及祠田、书院田,经兵燹后,俱荒废。乾隆五十七年(1792) ,设修志局于此,总纂周广业植莲其中,开花甚盛,因名之曰爱莲。其西北两傍余地,旧为邻人占去,郡绅呈请清理,学正王其福、训导吴景濂详请知州胡文铨,勘丈断复地址一亩五分余。西北更筑垣墉,而基址始正。因系隙地,姑免拆让,仍令每年出租立案。”

          嘉靖十五年《广德州志》载复初书院书目有《复初书院志》一部,至清康熙二十二年《广德州志》载复初书院书目列有《复初书院志》一部,但标明“今无。乾隆五十七年《广德州志》收录有知州石应璋撰《广德州重建复初书院志序》,有无编成《复初书院志》,不准确记载。

        image.png

          上述该段历史,在道光二十七年《增补广德州志》中有所述及。《增补广德州志》中,还记录了复初书院与正谊书院间的复杂关系,也记述出复初书院的困境与复兴:

          “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州石应璋从舆议,以正谊书院近市湫隘劝捐,易置是地,初建经费不敷,俱多废弛,肄业者寥寥。乾隆五十九年署知州瞿兆麟创设义学,买丁姓丁家衕屋二所捐修,延师课业,后以无项能继,课事久寝,栋宇将倾。

          嘉庆四年,知州明安泰饰动复初书院经费修理,复初实无项能拨稍支修葺。

          正谊书院旧址,自兴建复初书院后,遂为寅宾公所,年久渐圮。道光二年,知州景文以丁家衕义学及正谊书院俱无资可修,将为废地,遂以义学基址变价修存正谊书院为公廨。知州景文集众议,以义学房址易费修正谊房屋为宾馆。适原主丁裔觅房,爰让价给还,原契取值,修整正谊义学。道光五年,署知州张文凤采访志乘,疏秀水,于斯设局。义学,州城旧有东西南北四社学,后俱废。道光十五年(1835),选职员陈淦经理之。于二十四年(1844)重修明善堂,并堂左文昌宫黝垩一新。诸生应课其中者,膏火膳馔支应无缺。”

          值得一书的是,《安徽通志?教育考稿》载:“清史雍正十一年((1733) 诏各省会建立书院,并发帑金千两助士子膏火,此清代勅建书院之始。又光绪二十三年(1897)皖抚邓华熙应诏陈言勅各直省建设二等学堂,奉旨报可。因就敬敷书院屋宇开办,并将书院书籍产业经费归并,名曰求是学堂,于二十四年闰三月开学。此安徽院改学堂之始。”

        image.png

          光绪二十七年(1901) ,清廷诏令全国书院为学堂,省设大学堂,府、厅、直隶州设中学堂,州、县设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布中学堂章程,规定各府、厅、直隶州必设中学堂一所,各州、县量力酌办。安徽各府、州、县次第遵办,至次年三月即办起中学堂4所。

          《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和《皖政辑要》均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 三月,由知州袁学昌改复初书院为广德州中学堂,以田亩山林房租、地租及存款生息、官捐为常年经费。学生十五名。”复初书院得以广德州中学堂而存续。

          民国十七年(1928)8月,广德州中学堂改为县立初中,开始招生,教职员数11人,学生男41人,女9人,合计50人,常年经费4800元。校址城内文庙旁。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德。次年1月,广德县立初中校园与县城一同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这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又一不可饶恕的罪行。

          1938年始,广德县立初中恢复。抗日战争期间,历迁五地,抗战胜利后,学校恢复。1946年,定址祠山殿。1958年,设立高中部,校名更为安徽省广德中学。1997年经地区评审,被命名为宣城地区重点中学。2001年经省评审,被批准为安徽省级示范高中。

          复初书院于1526年创办,历经数百年风雨,1903年改为广德州中学堂。作为书院本身,似不复存在。但安徽省广德中学作为其后身,早已发扬光大。自1996年起,清华、北大、科技大等全国著名高校,一直有来自广德中学的莘莘学子在深造。进入新世纪,广德中学均以每年向高等学校输送近千名大学合格学生,为广德教育事业发挥出光和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